布鲁塞尔那边还在掐着表算30天期限稳操胜券配资,北京这边已经甩出一张税单。欧盟等来的不是稀土的绿灯,而是商务部的反倾销税加征令!
6月30日,就在欧盟派驻于我国的大使托莱多发出“30天内解决稀土供应”通牒的第五天,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:自7月1日起,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不锈钢钢坯等产品继续征收43%反倾销税,实施期限为五年。
这份通知来得干脆利落,毫无预兆。欧盟高层还在盘算着用冯德莱恩访华作筹码讨价还价,中国直接亮出了贸易博弈的底牌——谈合作欢迎,搞胁迫免谈。
30天倒计时的闹剧
“磁铁短缺对欧洲企业造成非常、非常严重的影响。”托莱多在6月25日说出的这句带着两个“非常”的发言,暴露了欧盟的焦虑程度。
最令我国政府和人民感到愤怒的,莫过于此人画出的一条红线:中方必须下个月解决对欧稀土磁铁出口问题,否则高层会晤可能泡汤。
但欧盟可能忘了,就在他们发出通牒的第二天,中国工信部就祭出一记狠招:全国稀土科研机构及企业必须上报核心专家名单,护照统一收缴管理。
这招直击要害:以前管货,现在管人。技术骨干出国要国务院逐级审批,西方想挖人搞技术突破的路被彻底堵死。布鲁塞尔的政治施压,迎头撞上了北京的技术铁壁。
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工厂生产线,最近停在了电机安装环节。不是缺零件,是没稀土磁铁。宝马两条生产线已经停摆,整个欧洲汽车行业库存周期从90天暴跌到21天。
稀土短缺如同多米诺骨牌,从汽车工厂倒向军工企业,从生产线蔓延到就业市场。欧盟突然发现,自己高科技产业的生命线,竟捏在别人手里。
全球90%的稀土精炼能力和超70%的永磁体产能在中国。这种垄断地位靠的不是资源储量,而是全产业链技术壁垒。
无论是从稀土的萃取和分离,亦或是钕铁硼磁体制备。我国在稀土领域的相关技术,都被严令绝对不得有任何外泄。
欧盟现在困境像极了“既要又要”的悖论:跟着美国对中国搞光刻机禁运、加征电动车关税,又想让中国敞开稀土供应。
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算过账,断供持续每月损失超50亿欧元,亚洲车企正抢滩欧洲市场。更讽刺的是,欧盟砸17亿欧元搞“自主计划”,到2030年自给率也到不了15%。
反观我国稀土精炼产能占比,还在往95%爬升。印度高调推出“国家关键矿产计划”,放话5年内取代中国稀土,现实却是其产能不足中国1/107。
商务部6月30日的公告,时机选得精准得像外科手术。欧盟的通牒还在桌上发热,中国直接甩出对欧盟不锈钢产品延续五年43%反倾销税。
这份公告可不是临时起意。我国商务部早在去年7月就启动了对欧盟相关产品的调查,调查结果确认: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,欧盟产品仍存在倾销可能。
商务部的操作完全按规则出牌。2019年就对欧盟出口的不锈钢征收反倾销税,这次到期复审后延续,程序正当,依据充分。欧盟想谈稀土,中国先亮出贸易公平的标尺。
技术铁壁的升级战
2025年,中国稀土管控再出组合拳。商务部升级“稀土磁铁追溯系统”,要求企业申报最终客户及用量,实现“每克稀土地图定位”。
当德国大众收到恢复供应的磁材时,会惊讶地发现附赠一份“使用承诺书”:若转售军工领域,立刻拉入“不可靠实体清单”。
这套以技术优势换规则制定权的策略,正在重构全球稀土贸易秩序。对宝马、大众这些民用企业,开“绿色通道”压缩审批周期。
至于西方国家的军工企业,就直接断供。F-35生产线因钐钴磁体断供,五角大楼每天损失超2亿美元。
欧盟私下讨论要不要在对华制裁里给稀土“开绿灯”,但政治正确让这事没法摆上台面。
更打脸的是,原本要在布鲁塞尔开的中欧峰会,被迫改到北京举行。这种外交底气的流失,本质是供应链依赖的反噬。
双标游戏的终结
欧盟在经贸领域的操作堪称“战略精神分裂”。6月20日,欧盟委员会刚宣布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欧盟医疗器械公共采购。
2024年,因欧盟投资审查导致流产的中企投资项目,涉及金额超过50亿欧元。一边在稀土问题上喊痛,一边配合北约秘书长吕特将中国视为假想敌。
北约甚至提出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%,理由竟是“中国若在台海采取行动,可能导致俄罗斯对欧洲动手”。
这种安全上把中国当敌人,经济上把中国当超市的逻辑,连《华尔街日报》都嘲讽为“战略精神分裂”。当欧盟企业因稀土断供陷入停产危机,北约的军费计划显得格外讽刺。
欧盟不是没想过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。瑞典虽拥有稀土储量,但从开采到实现规模化精炼供应,至少需要3-5年时间。
甚至就连欧盟内部的报告都坦承一个真相:“想绕开中国?至少准备3000亿美元和十年时间!”这也充分证明了双方间的技术鸿沟,远比想象中更深。
稀土加工要把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分离出来,中国开发的设备工艺是业界公认的天花板,其他国家连入门级生产都磕磕绊绊。
越南上半年磁材加工产能涨35%,哈萨克斯坦轻稀土进口占比到35%,但这些增量有个致命短板,那就是没技术。
澳大利亚稀土项目因缺中国技术延期至2030年,成本超中国三倍。所谓“去风险化”战略,在稀土领域遭遇了冰冷的现实。
欧盟委员会大厦里,官员们还在争论要不要在对华制裁清单里给稀土“开绿灯”;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工厂车间,停产的生产线静候着来自东方的磁铁;北京商务部大楼,新一批稀土出口许可证正在依法审批。
当王毅外长踏上布鲁塞尔的土地,欧盟政客们终将明白:43%的反倾销税单不是贸易战的号角,而是公平贸易的刻度;稀土的出口管制不是战略武器,而是技术主权的盾牌。
贸易的天平从不会为政治胁迫倾斜,它只认实力与规则两个砝码。欧盟若真想解决稀土危机,该做的不是掐着表发通牒,而是放下那根挥舞关税大棒的手臂。
参考资料:《商务部:对原产于欧盟等地的进口不锈钢钢坯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》——央视新闻
亿腾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